为深入推进清华大学2030创新行动计划工作任务,深化科教融合育人,优化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体系,营造学科交叉和鼓励创新的科创软环境,校团委于2022年制定了“赛课结合”示范赛事建设项目方案,规范“赛课结合”示范赛事建设项目发展,匹配资源支持,力求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高质量“赛课结合”课外科技赛事。
2023-2024学年“赛课结合”示范赛事项目共评选出重点项目5项,一般项目10项,涵盖机械制造、电力电AG真人国际子、人文社科、土木建造、信息技术等关键方向和领域。
2024年清华大学“赛课结合”示范赛事建设项目结项评审会于9月26日在四教4101召开,评审会进行了确定经费拨款事项、结项答辩和交流讨论事项。
清华大学1986级(1991届)校友奖励基金“清华工匠大赛”是在 1986 级(1991届)校友捐赠支持下开展的全校性工程实践创新教育成果和人才的评选活动,已被纳入《清华大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作为劳育教育重点支持的综合性赛事。
大赛以清华大学“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清华工匠精神”的传承为目标,以《清华大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为指导,以工程实践创新教育为抓手。通过开展劳动教育课、赛课结合创新实践课和能力提升证书项目等通识实践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鼓励清华大学年轻一代的学子发挥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激励学生参与工程实践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普及培训制造技术等生产性劳动技能、营造“真刀真枪”的创新氛围、提供创新创业展示舞台及优秀项目落地孵化的支持,助推清华更多拔尖创新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及工程实践创新成果的诞生。
大赛每年举办一届,设置工匠传承、探索拓新、融合创新和校外邀请赛等赛道,围绕国家发展、产业进步、技术创新、社会福祉等主题开展工程实践创新教学、竞赛、人才培养和选拔工作,并组织沙龙、工作坊、训练营等配套品牌活动。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鼓励学生发扬和传承“清华工匠精神”,迎接重大技术挑战,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从0到1开展创新产品设计和实现、创新工程技术开发或探索创新性解决方案,实业报国,为中国梦提速。
通过实践锻炼增强学生对建筑师业务的全面了解是建筑师职业培养对教学计划的刚性要求,但在教学方法上缺乏系统梳理“设计与实施”如何“并重”,难以上升为固定的教学计划。参赛团队通过算法描述设计中的形态、功能和构造逻辑,设计一个艺术装置或展亭空间,并完成落地建造流程。面向国内外各大高校建筑学院本科学生,3~6人组队参加比赛。
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HPC)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目标是通过计算任务的高效率并行,实现数据的快速处理,研究方向包括超级计算机网络通信、并行算法设计、并行程序优化等。“天河二号”、“神威太湖之光”等备受瞩目的超级计算机的建造和应用都属于高性能计算研究的范畴。为了更好地培养高性能计算人才,各国相关组织积极开展了面向本科生的学生超算竞赛。比赛的由 5~6 位本科学生组队参加,要求参赛队伍搭建自己的小型超算集群,运行真实的科学计算任务。
为了更好建设清华大学的超算竞赛团队,计算机系申请了赛课结合项目,依托计算机系高性能所建设了学生超算团队。参赛队员的院系以计算机系为主,并包括致理书院、交叉信息院等院系。
十年以来,团队共计参加27次超算竞赛,其中17次获得冠军,两年包揽全部超算三大竞赛的冠军。在2024国际大学生超算竞赛(ISC24)总决赛上,清华大学学生超算团队夺得现场总冠军,同时取得LINPACK基准测试最高性能奖以及之前举行的在线比赛亚军。这是清华大学在三大国际大学生超算竞赛中获得的第17个冠军,也是ISC超算竞赛自2012年创办以来清华大学获得的第7次冠军。
机械系教学改革要求构建更为完善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实验中心采用数字孪生和云平台结合的方式,构建了数字孪生云教学平台。开设课程“创新设计与探究-仿人足球机器人技术综合实践”,对应实物机器人开发了仿人足球机器人虚拟仿真平台,为赛事建设提供了条件。
项目目标建立以“创新设计与探究-仿人足球机器人技术综合实践”和RoboCup国内仿真赛为主体的赛课结合体系,利用仿人足球机器人的前沿技术完成学生的科技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养成,实现国内首创的机器人仿真赛课结合体系,提升拔尖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结赛与土木大类以及建筑学院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比赛要求选手基于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结构和建筑方案设计,结构方案需在计算建模分析的基础上使用竹材制作实体模型,建筑方案需与结构方案匹配,最终决赛现场会进行选手答辩和现场加载。
项目自主选题,以“低碳能源”与“先进动力”为主题,回应社会热点问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赛事内容具有鲜明的引领性,拥有完善的赛事体系,累进支持的赛程组织,规范的赛事举办流程——《能设大赛章程》,专业的评审专家委员会,严格的评分标准。
项目着重“从零到一”完成系统实现,通过横向综合性的工程实践建立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不设置题目池,学生完全自主自由选题,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兴趣,鼓励学生参与科创活动。
在该赛事上,赛事方会提供不同难度的算法题面与评测数据,与一个基础的解题 baseline 模型。选手可以在我们给出的模型上利用深度学习或者强化学习等方式进行训练,不断改进自己模型的表现,从而获得更高的分数。本赛课结合项目立项于 2024 年上半年,号召计算机系的同学参与,并定点邀请相关实验室的研究生,从而扩大比赛的影响力,让大家能够在基础赛事中学习、了解更为先进的 AI 技术,优化参赛体验,提高赛事质量。
在某些危险事件中,智能车可以实时获取所在位置的辐射强度,从而定位辐射源,完成相应任务。比赛要求选手对智能车进行设计,自动导航至该辐射源初赛在ROS的仿真模拟可视化环境Gazebo进行,有 4 个任务和罚时规则。决赛在挑战杯现场进行,有 6 个任务和罚时规则。最终根据选手初赛和决赛的总任务分数和用时进行排名,进行评奖。与上届相比,不再直接给出终点坐标,而是需要选手设计算法进行计算,提高比赛的趣味性。同时让选手将更多精力用于算法创新,而不仅仅是调参优化。
项目建设以学科多元化、专业化、前沿化的专业优势,力求客观、绝不冷漠、古今贯通、中西融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的学院传统,实践+调研,课堂+田野,课堂+赛事的育人模式为背景,目标鼓励学生做做“裤腿上沾满泥点”的实践者,做“关心中国与世界发展”的思考者,做“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的研究者,做“有社会情怀、科学精神”的博学者。
清华大学医工结合创新大赛,是校内首个以“医工交叉”为主题的科创赛事。鼓励参赛同学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通过赛课结合获得临床医师、医学科学家和工科教授的专业指导,做出“有意义·可实现·能转化”的医工结合产品。培养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及专注科研精神,为国家医疗健康领域培养未来人才,助力现有科研项目产业转化。
项目以赛(清华大学网络安全技术挑战赛、XCTF国际联赛分站赛)课(高级网络攻防实践)结合为背景,目标为优化课程集训培养效果,支持清华Redbud战队在国际国内网络安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示范赛事提升清华网络安全科技竞赛的知名度与影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支持学校信息化网络安全建设,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效果。
由未央书院和iCenter合办,目前已顺利举办完成两届,广受好评。在iCenter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融合机械设计、制造加工、电子电路、编程控制、创意设计等模块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帮助同学们在工程认知的基础上,以团队协作的形式,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功能需求进行智能机器人的创新设计与工程制造实践。选手接受课程培训后,对社会需求和机器人产业现状调研基础上提出机器人创新创意想法并自主设计打造智能机器人。在结课时选手们汇报展示各自成果并评奖。
第一届比赛中许多项目现在已经完成进一步延伸,申报两个大创项目,参与清华大学中华工匠赛事、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新大赛、第五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创新赛等,收获多个校级、省市级和国家级奖项。
在第二届比赛中,选手们充分发挥创意,都完成了非常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工作。成果有变形轮越障车、一体化自助急救担架、龙型机器人、智能移动除湿机器人、智能洗鞋机、高空清理机器人、火灾搜救机器人、智能桌面整理机器人、情绪安抚机器人等等。
面向低年级学生(大一下、大二上为主),开设《科研导引》(1学分选修),突出科研认知与实践能力培养相融合,以“人生第一个科研项目规划与立项”为主线,在“提出科学问题、创新与批判性思维、科学研究范式、研究项目规划、科研伦理规范、学术表达交流”等方面开展循序渐进培养。与“五行杯”挑战赛无缝衔接,课程的期末报告自动进入“五行杯”项目的答辩,帮助学生顺利进入书院“进阶式研究学习”后续阶段。